热点文章 更多>>>
产学研结合的再思考—文/上海东升 总裁 胡成平
2009-09-30 23:03 来源:上海东升 


  高等院校是国家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拥有众多高层次人才和完备的实验设施和技术优势,而且还了解最新的国际科技动态,是培育“专利技术”的肥沃土壤。在我国约有80%的专利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科研成果转化率却不到10%,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与此截然相反的是,由于受资金和人才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很多企业急需的是应用高新技术来实现产业化、提升产品创新升级。

  科研院校和企业的现状是,一个有专利技术却感到很难推广,一个却期盼着能有先进的高新技术在自己的企业内尽快产业化。如何解决专利技术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国外企业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即建立更多的专利技术服务平台,由专业的技术经纪人去架构专利与市场化运作的桥梁,从而提升知识产权的转化率。搭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服务平台,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有利于科研院校的技术开发。

  如何构架和运作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的技术平台?

  在我国,科研院校等科研部门先产出专利技术,再去“找专业产业化”的需求者,往往双方投入的商务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很高,但真正促成转化为产业化的成功案例却很少。目前,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与开发的瓶颈,这些企业家们很想提高自己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都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且拥有技术创新的产品。而目前的现状是不符合民营企业家对知识产权转化需求的。我们知道大多数高校专利申请是以理论、理念为导向,他们更在乎数量却不怎么在意市场作用;而企业对专利的评估主要是看其能否产业化,有没有市场前景。若按市场需求,二者必然产生距离。其中在产学研的关系上,高校与技术交易机构的联系不密切,专利成果在评估、交易平台的欠缺及双方的可信度等等方面,都会制约专利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5年发布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5年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量18137项,专利授权量8389项,专利实施量1910项,专利实施量占授权量的22.8%。其中,77.2%的高校专利没有转化成生产力,等于77.2%的专利研发是在做无用功。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与科技的投入,专利的申请量在逐年升高,但专利的转化实施率却一直比较低,这一升一降警示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不仅要抓专利申请量,更要抓专利的产业化。因此,眼前急需做的是如何创办和加快专利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让权威的“科技掮客”为专利成果进行评估、“做媒”,以促成其在中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实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在市区成立技术研发中试中心,是正当其时的。其一高校没有中介机构及评估中心,其二专利技术生成之后很少有中试阶段,也没有与市场有效的进行对接;而企业要走出国门,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具备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对我们来说,要做好经纪服务平台,投入人力物力做好中试阶段工作及中试成功后的生产转化,实施产业化的分工,来实现市场需求。

  研发中试中心入驻市区基本上脱离原工厂的固化管理模式。因为工厂的管理流程跟技术开发是有区别的,如采购、生产、技术等等,工厂的特点在于批量复制、流水作业,环环相扣,一般不允许其中环节出问题。而科研开发包括中试工作,本身就是在向新的未知的领域探索,难免会有失败。我们在上海市高阳路的变革,就是要向国际化品牌靠拢,所以必须脱离原来固有的企业运作模式,从研发模式(中试)与企业产品定位,都开始向高标准看齐,以能保证高标准的产品定位。

  中国的民营企业想要达到国际化的品牌标准,就必须把目标定好,从部分产品或者核心产品先着手。要跟美国、德国、日本的先进制造业竞争,首先产品必须有技术含量,有技术优势,有中国特色,有顾问式技术服务支持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最后做出来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这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所在,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去创造。若急功近利,以短期行为去模仿,模仿出来的东西始终是落后的。创新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定位是什么?我们的人又去做什么事呢?

  我认为就是做好平台的一条龙服务,做好有效的沟通来促进成果转化。比如指定某个人开发某种产品进行中试,该团队人力资源由他负责组织、从立项目、工作进度,技术研发中心为他做好服务。从采购到中试产品的全过程,可以多元化,也可以找专业顾问人员来做。再比如中试配置的设备与配套设施的投入,还有高校专利要转化也可以跟我们合作,立项目进行中试,相互配合,尽可能达到你理想的要求,等等,这些运作模式基本已脱离原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以往,中国企业内部搞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周期长、问题多,还会受到产品更新换代及效益与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我们现在就要做到职、责、权明确,互不干扰,目的是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俗话说,有买才有卖。研发中心(中试)新开发出的产品,目前有三件事情可以做。第一件事就是专利可以国内国外推广销售,通过我们的一条龙服务平台向各行业进行有效的推广,推广以后能够取得一些利润以利再投入;第二件事,技术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平台进行消化,把他的技术进行中试,把技术中试转化为实用性新型产品,中试成熟以后就可以转让给有关企业,还可以跟企业签订技术产业化合同,保证技术可以落地走向市场,通过技术来接口,使产品得到推广与应用,进入市场实现多方共赢;第三件事就是可以给制造业单位搭建平台,咨询服务把他们的产品技术升级进行推广,实现产、销一体化,实现多方共赢等等。总之,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有利于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国家资源合理化配置。

页面功能 【推荐此文】【 】【返回首页】【关闭

与"产学研结合的再思考—文/上海东升 总裁 胡成平"相关的文章
·上海东升数控切割系统开年即迎来客户订购(图)(02-23)
·来自销售商的调查:上海东升用真诚铸造放心(二)(01-30)
·上海东升2011浙江区域销售商洽谈会在杭州召开(图)(01-19)
·上海东升焊接集团销售部召开年终总结大会(图)(01-10)
·关于上海东升焊接集团产品市场执行价格的有关通知及律师声明(12-16)
·上海东升焊接集团参加上海汽保展(图)(12-16)
·上海东升焊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维修师培训(图)(10-08)
·上海东升焊接集团赴广州参加第十八届五金展(图)(09-14)
·上海东升第15届埃森展暨经销商会议掠影(图)(06-09)
·上海东升焊接集团代理商培训及招待晚宴(图)(05-28)
客服电话:010-81763321 举报电话:010-81762078  设置自动访问焊接21世纪 投稿专区  投稿信箱: info@w21.cn
版权所有:焊接21世纪-中国焊接器材网 技术支持:3w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