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从运动员居住的奥运村到竞赛场馆,服务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在南京的一家5G智能仓库,货物从三层楼高的穿梭式立库推出到输送线,十几台待命的无人叉车准时抵达,将货物快速取走。在AI系统的指引下,无人叉车避开了迎面而来的物流作业员,将货物精准地放在了目标区域。工业机器人目前已应用到各个领域,替代工人完成高难度、高精度的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机器人市场。不久前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发展新机遇期。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进入发展快车道,其表现为产销两端持续景气。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政策所智能装备研究室主任黎文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套,同比增长44.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万套,同比增长48.9%。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门类,巨大的消费市场亟待挖潜。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使用密度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正在加速追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此外,我国机器人产业拥有良好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机器人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壮大,为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黎文娟表示。 黎文娟也指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部分国产核心零部件与国外高端产品仍有差距,还处在“能用”阶段,产品性能未达到“好用”阶段。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一直未有大的突破。IFR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在增长,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较上年有所下降,占比未到30%。自主品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在汽车、电子两大应用行业的占比远低于外资品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室主任张于喆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都需要提升与应用场景的匹配性,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基础底层技术的自力更生,避免未来被“卡脖子”。 尽管差距不小,但近年来,已有众多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迅速崛起,奋力直追。 总部位于深圳的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机器人”),是物流无人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已开发出应用于工厂、仓库、物流园的8大系列工业无人车辆产品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杨建辉告诉本报记者,未来机器人以技术赋能工业无人车辆,推动工厂物流、仓储物流无人化进程,为客户提供安全、准确、场景适应性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物流效率。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攻关核心技术,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融合,做强专精产品,深耕行业场景,拓展新兴应用。
工业机器人助力制造业“量”“质”齐升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地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之一。 “从一般意义上说,工业机器人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证一致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在人口红利渐失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对于提升用工稳定性、降低企业不确定性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张于喆说。 在黎文娟看来,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为制造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动力。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工业机器人作为生产工具,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业解决用工成本高、生产环境危险、提高产品效率等难题;在提升产品品质上,工业机器人可以提升工艺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由此来看,工业机器人可助力制造业在“量”和“质”上的提升。 “从全球制造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落地,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中国是********制造大国,中国机器人市场也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突破的带动以及政府的扶持在不断扩大。”杨建辉表示。 对于“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黎文娟认为,应该聚焦我国机器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够、高端供给不足、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机器人产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围绕用户需求,增强新产品试验验证能力,着力提高机器人产品性能、质量。此外,还要制定机器人创新产品应用推广的相关支持政策,开展行业试点示范,引领带动机器人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对于应用领域的拓展,张于喆认为,对于一致性、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领域都适合使用机器人。同时,机器人未来将体现出智能化、小型化的特征,场景环境的适宜性会更普遍广泛。 “‘十四五’时期,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工业机器人将会为‘中国智造’带来更多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和应用场景需求将会被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将不断深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也将重塑制造业产业生态。”黎文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