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业化:中国“第三次工业革命”[推荐]
http://www.weld21.com 2008-10-08 20:16 文·毛明江



  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晚了100年,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一直持续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夜,它的特征是完成中国从手工作坊到机器大生产的工业化普及。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面对亡国的危险,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重臣发动了洋务运动,中国建设了近代第一批兵工厂、造船厂、冶炼厂、纺织厂以及煤矿、铁矿,“企业”(Enterprise)这一西方的产物开始正式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企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获得了短暂的黄金发展,一大批近代民族企业壮大起来。但随后的战乱让中国企业几乎遭受毁灭性打击,直到新中国成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才基本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

  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05年前后,在此过程中,中国制造崛起,“世界工厂”地位确立。这个阶段的特征是逐步产生有效的产业链分工、形成产业集聚带。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曲折而漫长,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企业来说则是高速前进而战果辉煌。在30年不到的时间里,中国变成全球制造基地,从打火机到汽车零部件,从制鞋到服装,从电脑到造船,制造业遍地开花。

  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利用全球化的进程,将中国制造推向了几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此过程中,中国服装、制鞋、家具、汽车零部件、IT制造等行业形成了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产业带应运而生。

  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蓝天消失了,河流变黑了,资源快枯竭了……这种付出与获取极度失衡,在世界许多地方,中国制造同时也是“低端”、“低价”的代名词。“人家拿大头,我们拿零头,如今挣个零头都很难了。”

  在内外夹击的2008年,中国许多企业更是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制造业阵痛之源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这一轮企业危机表面上是美国经济衰退、国内宏观调控等因素引起,但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中国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广东乃至全国创造经济奇迹的东莞,去年GDP的总量超过了3000亿元,排在不少中西部省份的前面。中国经济高增长依赖的正是不断被复制的“东莞模式”:政府提供土地或者已经建成的标准厂房,内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数量庞大的制鞋、制衣等企业由此成立生长,生产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为主。

页面说明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同意严禁转载】 】【返回首页】【关闭
更多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军歌嘹亮,唱响中国——访郑州越达张玉良董事长(图)(04-27)
·剥去销售的外衣--销售的几个境界探讨 [推荐](03-10)
·厚积薄发,开创沙福中国新纪元-访法国液空(图)(01-22)
·让德国技术为中国服务-文/伊达高科 裴松(图)(08-10)
·中欧企业强强联手 谱写中国焊接新篇(07-12)
·重现江湖亮剑焊割--访美国飞马特产品中国总代理 韩军先生(05-25)
·沈阳工业大学刘政军:中国急需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07-31)
·北京工业大学殷树言:焊接科研成果转化要加快(04-24)
·中国焊接界的一匹黑马-成都焊研威达自动焊接(专题)(图)(04-20)
·打造中国焊接质量年(第七期《网络快递》卷首语)(02-16)
会员动态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网站动态 更多>>>
论文集锦 更多>>>
特级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焊接21世纪-中国焊接器材网 技术支持:3w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