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裁判兼外观评审组组长任凤武高级技师在点评中指出:本次大赛在焊接方法和比赛方式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
从比赛试件的外观评审测定结果看,优良率占比赛总成绩的65%左右。获优秀成绩者占总成绩30%,获得良好成绩者占比赛总成绩35%,获得中等成绩者占比赛总成绩25%、获得较差成绩者仅占比赛总成绩10%。
其中板对接横焊项目获60分以上者SMAW占35.3%;GMAW焊占50%;GTAW焊56.3%;OFW焊占42.9%。
在管对接水平转动焊获60分以上者SMAW占71.4%;GMAW焊占44.4%;GTAW焊占87.5%;OFW焊占71.4%。
在板对接立焊项目获30分(满分60分)者SMAW占41.2%;GMAW焊占83.3%;GTAW焊占75%;OFW焊占28.6%。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选手们基本上发挥出了水平,可以说代表了国际焊工实际操作的水平。
副裁判长兼探伤组组长刘金生高级技师在点评时说:本次的无损检测工作共对95件试件进行了拍X光片的检测,共计拍X光底片207张。
其中Ⅰ级片91张,占总拍片数43.96%;Ⅰ级无缺陷的65张,Ⅰ级无缺陷底片占Ⅰ级片的71.43%;Ⅰ级有缺陷的底片,大部分为点状缺陷。
Ⅱ级片50张,占拍片总数的24.15%。缺陷多为圆形点状,极少数为条形缺陷,对于这一点,今后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电弧的高度变化及提高操作技能。
Ⅲ级片27张,占拍片总数的13.04%。缺陷主要来自规范参数掌握得不太准确,如对接的间隙和钝边厚度,尤其是钝边的厚度。
Ⅳ级片24张,占拍片总数的11.57%。Ⅳ级底片为焊接质量不合格底片,造成Ⅳ级片的主要原因是:⑴操作技能不熟练,对比赛改为赛前抽签定工位不适应;⑵对焊接的不同位置的工艺参数不同了解不多,知识不够全面;⑶气焊项目使用得少,有关气焊的焊接要点了解得不太多,因此造成背部未熔合,未焊透的占了大多数。
最后从整个拍片检验过程看,这次比赛总的成绩是非常优异的,尤其是GTAW和GMAW非常突出,SMAW和OFW相对差一些。这次比赛可以说是一次年轻人高水平的焊接技术比赛。
总裁判长张远温教授级高工在点评时说,他完全赞同上述中外专家的精湛点评,汇集成一句话,那就是:再续气势恢宏场景,彰显风采荟萃画卷!他认为,本届比赛从策划、组织、“编导”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堪称完美。
首先,本届比赛的特点和亮点表现为“三高”,即命题标准高、备战难度高、参赛热情高。
命题难度高表现在我们这次大赛是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标准来命题、比赛和评分。从整个比赛过程和结果看,这次确确实实是一次国际一流水平的焊接技能比赛。命题标准的改变在国内是一个创新。
本次大赛备战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是按照国际标准,所以把24个焊接位置列出来让大家练,后来总结各方面的反映后,在比赛前一周改成19个位置,开赛前夜以抽签方式确定了比赛的三种位置。可见,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而且这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创新。
参赛热情高。大赛赛务组和评审组在5月18日确定的比赛方案是按当时已经报名的58名选手设计的。可是到6月1日参赛选手增加到了70人(76人次)。为此临时调整了赛场场次,足见各方参赛热情之高涨。
其次,将机器人焊接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在国内可谓“破冰之旅”。
机器人焊接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都在致力于焊接机器人的研发和机器人焊接的应用。
本届比赛首次引入机器人焊接比赛而且获得了圆满成功,无疑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起到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在对大赛做出肯定的评价之外,张远温又代表裁判组对2014年的“嘉克杯”大赛提出了几点建议: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早筹划,下力气做好软件服务工作,使参赛选手都能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系统训练,这不仅可避免选手丢分(即单项0分),而且可达到“以赛促培”、共同提高的目的;此外还应该巩固和扩大机器人焊接比赛的成果,更上一层楼。
|